X
溯农图片

一个账号同步登录溯农多个系统

大豆锈病


简 介

英文名Soybean rust 大豆锈病分布于广东、湖北、江西、云南、安徽、江苏、福建、台湾、海南、广西等23个省份,重病区在北纬27°以南,轻病区主要在北纬27~35°,有从南向北蔓延的趋势。发病后一般损失10%~30%,部分田块达50%,早期发病甚至造成绝收。

[为害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为害叶柄、茎杆。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黄褐色,红褐色,紫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病部渐隆起,形成夏孢子堆,单个病斑约1mm左右,病斑密集时,形成被叶脉限制的坏死斑,病斑表皮破裂,散出很多锈色夏孢子。生育后期,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孢子堆在叶片的背面或正面,表皮不破裂。植株一般先从下部叶片感病,向上蔓延,叶片迅速发黄,并提早脱落。密布孢子堆的叶片变黄干枯,引起早期落叶。发病早的植株矮小,豆荚数显著减少,籽粒不饱满。叶柄和茎发病,症状与叶片症状相似。

[病原]病原为豆薯层锈Phakopsora pachyrhizi Syd.,属担子菌亚门真菌。(1)形态。夏孢子堆棕褐色,梨形或卵圆形,内有侧丝。夏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夏孢子。夏孢子黄褐色,近球形至卵形,单细胞,表面密生刺突,大小(22.4~35.2)μm×(14.4~25.6)μm。冬孢堆深褐色,内含2~7层冬孢子,呈栅状排列于其中。冬孢子淡黄褐色至淡褐色,长柱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大小为(13~25)μm×(8~12)μm。最上层的孢子顶壁常变厚。(2)特性。我国已初步明确该菌有A、B、C、D4个生理小种。夏孢子萌发温度范围8~28℃,最适温度24℃左右,侵入寄主后,6~7天完成1代循环。阳光直射时夏孢子不萌发,在弱光及黑暗中,萌发率高于强光。

[侵染]夏孢子可在大豆上越冬、越夏,侵染大豆后,进行多次再侵染,并可通过气流传播至各地。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温度、雨量和雨日数是造成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2)栽培因素:一般播种早,发病严重,晚播发病轻;越接近成熟期,发病越严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适当调整播种期,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时期。采用单种种植方式,避免间套种,以便增加通风透光,减轻为害。采用高畦或垄作,合理密植,开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可选用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抑多威乳油3 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