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芥蓝霜霉病

芥蓝霜霉病

简 介

英文名Kailan downy mildew 霜霉病是芥蓝的一种主要病害,保护地栽培中发生普遍,一般发病率在20%左右,重病田病株率可达100%,明显影响芥蓝的产量和质量。

[为害症状]各生育期都可发生,以苗期发病较重,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片背面形成灰褐色小点,空气潮湿时呈水渍,以后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灰褐至灰白色凹陷病斑,病斑上长出稀疏霉层。叶面病斑初为浅绿色小点,渐发展成灰白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形坏死斑,随病情的发展,多数叶片叶肉组织坏死,最后叶片黄枯死亡

[病原]病原为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Fr.属鞭毛菌亚门真菌。(1)形态。菌丝无色,无隔膜;孢囊梗从病组织气孔伸出,单生或2~4根束生,无色,无分隔,大小(175~655)μm×(7.5~20)μm;孢子囊无色,单胞,球形或卵形,大小(7.5~30)μm×(15~27)μm。卵孢子球形,单胞,黄褐色,有厚壁,表面光滑,直径26~48μm。(2)特性。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2℃,孢子囊形成适温8~21℃,相对湿度为90%~95%;卵孢子的形成适温为10~15℃,相对湿度为70%~75%。萌发适温7~13℃,侵染适温为16℃左右,20~24℃有利于吸器形成。菌丝在植株体内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4℃。3~4天后又产生孢子囊。

[侵染](1)越冬与初侵染源。在冬季寒冷的地区,病原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种株上越冬,成为第2年春菜的初侵染源。病原由气孔侵入。种子也可带菌引起幼苗发病。(2)传播特点。病原以孢子囊在田间通过风雨传播。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品种对病害的抗性不同,优秀、绿雄90等品种基本不染病,晚生圣绿为高感病品种。(2)气候因素。温度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病原生长适温为20~24℃。当平均气温16℃左右时叶片最易发病,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光照不足,空气湿度较大常引起植株表面结露,导致病害流行。花球发病的决定性因素是雨水,连续5天以上阴雨天气极易产生花球侵染。

[防治](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3%的35%可湿性粉剂甲霜灵或50%可湿性粉剂福美双拌种。(2)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针对花球发病,目前可选用优秀、绿雄90等高抗品种。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深翻晒土,深沟高畦,沟渠畅通,雨后及时排水,严防大水漫灌,尽量降低田间湿度。(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特别是花球在现蕾后遇连续阴雨天气更需喷药。常用药剂有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 800倍液,或68.75%易保颗粒剂1 000倍液等,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为减缓病原产生抗药性,以上药剂最好交替使用。收获前15天禁止使用农药。

相关版权声明

产品溯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