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瓠瓜绵腐病

瓠瓜绵腐病

简 介

英文名Clavated calabash cottony leak

[为害症状]苗期表现为猝倒病。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地面上的果实先发病,初为褐色水浸状,后变软。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

[病原]病原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白色棉絮状,菌丝无隔膜,直径2.3~7.1μm。孢子囊呈丝状或呈不规则膨大,大小(63~725)μm×(4.9~14.8)μm,内含6~26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直径14.9~34.8μm。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直径14.0~22.0μm。

[侵染]病原在土壤中越冬,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雨后或湿度大,病原迅速增加。适宜条件下直接长出芽管侵入植株。后在病残体上产生病原,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为害果实。

[发生规律]平均气温22~28℃,连阴雨,湿度大,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清沟沥水,高畦栽培,防止雨后畦面积水。定植穴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果实不要与地面接触,注意通风,防止湿气滞留。(2)化学防治:苗期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72.2%普力克水剂 600~700倍液,或68%精甲霜灵?锰锌颗粒剂 3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生长中期,可喷施18%甲霜胺?锰锌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相关版权声明

产品溯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