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灰霉病

小麦灰霉病

简 介

英文名Wheat gray mold 该病为四川成都、重庆、浙江等长江两岸地区小麦穗部的重要病害,严重的病穗率高达12%~29%。

[为害症状]该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叶片染病 初在基部叶片上现不规则水浸斑,拔节后叶尖先变黄,且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病部现水渍状斑,褪绿变黄,后形成褐色小斑,最后变为黑褐色枯死,其上产生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孢子梗和分子孢子。春季长期低温多雨条件下,穗部发病,颖壳变褐,生长后期病部可长出灰色霉层。

[病原]病原为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由菌丝体或菌核生出,丛生,有分隔,灰色后变褐色,上部浅褐色,顶端树枝状分枝,大小(220~480)μm×(10~2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生于枝顶端,单胞无色至灰色,大小(10~17.5)μm×(7.5~12)μm,呈葡萄穗状聚生于分子孢子梗分枝的末端。此外,还可形成无色球形的小分生孢子,长3μm。该菌寄主范围广。

[侵染]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属弱寄生菌,在田靠气流传播,遇有潮湿环境或连续阴雨,病情扩展迅速,植株上下部叶片不同部位均可同时发病,形成发病中心。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春季潮湿环境或连续阴雨季节易发病。(2)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阿勃波、川麦20等发病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选用抗灰霉病的品种。(2)加强田间管量,提高抗病力。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