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炭疽病

小麦炭疽病

简 介

英文名Wheat anthracnose 小麦炭疽病在我国各小麦产区均有发生,也为害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及禾本科杂草。受害植株叶片发黄枯死,影响产量。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叶鞘染病麦株基部叶鞘先发病,初生褐色病变,产生1~2cm长的椭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间灰褐色,后沿叶脉纵向扩展成长条形褐斑,致病部以上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期病部连成一片,致叶片早枯。以上病部均有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茎秆染病生出梭形褐色病斑。[侵染]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体在寄主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也可附着在种子上传播。播种带菌的种子或幼苗根及极颈或基部的茎接触带菌的土壤,即可染病。侵染后10天病部就可出现分生孢子盘。

[病原]病原为禾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Ces.) Wil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长形,黑褐色,初埋生在叶鞘的表皮下,后黑色小粒点突破表皮外露。直径50~200μm,具深褐色刚毛,大小50~100×5~9(μm),刚毛具隔膜,正直或微弯。分生孢子梗短小,无色至褐色,具分隔,不分枝,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新月形至纺锤形,大小19~29×3~5(μm)。有性态为禾生小丛壳Glomerella graminicola Polltis,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少见。

[侵染]该菌有寄主专化性,不同菌株对小麦致病性有差异。病菌生长适温25℃。除侵染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及禾本科杂草。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在田间气温25℃左右,湿度大,有水膜的条件下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孢子形成。(2)农业防治:杂草多的连作地,肥料不足、土壤碱性地块利于发病。(3)寄主抗性。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选用抗炭疽病的小麦品种。(2)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3)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深翻。(4)发病重的地区或地块,可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防治1次或15天后再防一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