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禾蓟马

禾蓟马

简 介

英文名异名玉米蓟马、瘦角蓟马 禾蓟马,学名: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 (Uzel)。属缨翅目,蓟马科。为害水稻、玉米、麦类、高粱、糜子等禾本科植物和空心菜、茄子、茄瓜等。幼虫可钻入颖壳内为害,造成空瘪粒,一般空瘪粒占10%左右,是水稻重要害虫。内蒙古、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等省区。

[为害症状]多在寄主植物的心叶内活动为害,食害正在伸展的叶片时,多在叶正面取食,叶片呈现成片的银灰色斑。为害严重的可造成大批死苗。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年生10代左右,贵州年约生13代。(2)越冬及虫源: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越冬。(3)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空气相对湿度70%~85%较适,温度20~26.6℃,最适宜禾蓟马发生。多雨对它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栽培因素。双季稻、单双混栽以及栽培品种繁多而扬花期不齐,可加重禾蓟马的发生。

[形态](1)成虫:雌虫体长1.3~1.4mm。体灰褐色至黑褐色,有时中、后胸稍淡。触角第3、4节或第3、4节和第5节基部黄色,其余灰褐色。前翅灰白色或微黄。体鬃和翅鬃暗灰色。前胸有5对长鬃,前角长鬃长于前缘长鬃,后缘长鬃内有1对短鬃。触角8节,较瘦细,第3、4节上感觉锥叉状,第3节通常长为宽的3倍。头长大于宽,前缘向前拱圆,两颊平行。单眼间鬃在前、后单眼之中途,位于单眼间外缘连线上。后胸盾片前、中部有横纹,其后和两侧为纵纹。前翅脉鬃连续均匀排列,前脉鬃19根,后脉鬃15根。腹部第5至八节背片两侧有微弯梳。第8节背片后缘梳退化,常仅可见痕迹。雄虫一般形态相似于雌虫,但较小而黄。腹部腹片第3~7节有雄性腺域,略亚铃形。腹端较淡,鬃长而暗。(2)幼虫:2龄若虫灰黄色。触角7节,较瘦细,第1、2节端部以及第3节两端白色,第3、4节上有微毛。体鬃端部尖。

[习性](1)成虫:越冬于3月初开始活动,先后其他寄主上繁殖4代左右,6月中旬后迁到稻株上产卵繁殖,在水稻上约发生8代,又迁到其他寄主上取食为害。成虫较活泼,善跳,稍有惊动即迅速跳开或飞走,多在心叶中活动,喜在生长旺盛的植株上为害。禾蓟马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经1~3天开始产卵。也可孤雌生殖。水稻孕穗末期钻入禾包内产卵,产卵历期19天。(2)幼虫:幼虫活泼,孕穗期可钻入颖壳内为害颖壳和子房,并在其中生长发育为“蛹”及成虫,造成褐色的秕谷。

[防治](1)农业防治。冬春期间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清除田埂地旁的枯枝落叶,特别要做好清除秧田附近的游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合理应用栽培技术,培育和移栽壮秧,以缩短受害危险期。(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策略是狠抓秧田,巧抓大田,主防若虫,兼防成虫。待种芽破胸后,将种芽洗净晾干,然后装入袋中,按种子重量1%的剂量加入35%好年冬种子处理剂,来回翻转使之均匀附于种子表面,可防治稻蓟马、叶蝉等害虫,防效期30天。或在播前3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0克/ hm2,加浸种灵和施宝克各450毫升/ hm2,对水3000千克浸种60小时后催芽播种,对苗期稻蓟马防效可达95%以上,药效期长达30天左右。幼虫盛发期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2 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25%快杀灵乳油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 5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2 0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