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稻紫鞘病

水稻紫鞘病

简 介

英文名Rice purple sheath disease异名水稻褐鞘病、水稻紫秆病、水稻褐鞘症,俗称黑谷、不稳症等 该病在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贵州等在区均有发生。发病植株稻穗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以上。

[为害症状]水稻孕穗期开始发病,灌浆期症状明显。幼苗期发病,叶片、叶鞘局部失绿,可见到无数针状紫褐色斑点,随后病斑穿透叶片,呈不规则状,外缘不明显,许多紫褐斑上下扩展,导致整张叶片枯焦内卷。成株期病斑先发生在低位叶鞘边缘,后蔓延到高位叶鞘,进而侵染剑叶叶鞘。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水渍状,逐渐变为紫褐色,在维管束上连成细条斑,与薄壁组织上紫褐点联合形成小斑块,后期扩展成大斑块,边缘不规则。剑叶叶鞘感病后,变黄早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抽穗时,如剑叶叶鞘感染,颖壳内外颖、小枝梗以及子房上也可见紫褐色病斑。

[病原]病原为中华帚枝杆孢Sarocladium sinense Chen,Zhang et Fu.。(1)形态。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有分枝,小梗轮生,3个小梗1轮。有时其中1个或 2个小梗上再分枝成3个枝梗的轮枝丛。枝梗近似等长。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5~7.5)μm×(1.25~2.5)μm,单生于分枝梗顶端。(2)特性。病菌在病残体上可存活1年。

[侵染]病残体和带病种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径除了伤口外,主要从水孔进入维管束组织,繁殖蔓延较快;其次通过气孔侵染薄壁组织,形成坏死斑点,蔓延较慢。初期具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先田边,后田中。

[发生规律](1)盛发期。南方6月下旬至7月中旬常是此病的盛发时期。(2)气候因素。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2)农业防治:偏施氮肥,发病重。低洼田,以及水稻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发病也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1%石灰水浸种,或用3%强氯精500倍液浸种。(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偏施或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冬季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及时翻埋再生稻和落粒自生稻,处理带病稻草、病谷。(3)药剂防治:抽穗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也可以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克,加5%井冈霉素水剂80毫升,对水70千克喷洒。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