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稻矮缩病

水稻矮缩病

简 介

英文名Rice dwarf异名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等 主要分布在南方稻区。

[为害症状]感病植株生长停滞、矮缩,分蘖增多,叶片僵直,叶色浓绿,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叶片症状有白点型和扭曲型两种。白点型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黄白色条斑,基部较明显。始病叶以上新叶都出现条斑,以下老叶一般不出现。扭曲型即在光照不足情况下,心叶抽出呈扭曲状,色泽淡黄,叶缘出现波状缺刻。穗期发病,多在剑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白色条斑,穗颈缩短,形成半包颈穗或包孕颈穗。

[病原]病原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简称RDV,属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1)形态。病毒粒体为球状多面体,直径75nm,粒体内含有双链核糖核酸。在白色斑点的叶部细胞内,含有近球形内含空胞的X体。(2)特性。病毒钝化温度40~45℃,稀释限点0.1~10万倍,体外存活期48小时,病毒粒体多集中在病叶的褪绿部分。

[侵染](1)传播。该病毒可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传播,以黑尾叶蝉为主。带毒叶蝉能终身传毒,可经卵传染。黑尾叶蝉在病稻上吸汁最短获毒时间5分钟。获毒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水稻感病后经一段潜育期显症,苗期至分蘖期感病的潜育期短,以后随龄期增长而延长。(2)越冬。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黑尾叶蝉在看麦娘上以若虫形态越冬,第二年春天羽化迁回稻田为害。早稻收割后,迁至晚稻上为害,晚稻收获后,迁至看麦娘、冬稻等植物上越冬。

[发生规律](1)毒源。带毒虫量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子,虫源多,发病重。(2)气候因素。冬春暖、伏秋旱,利于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积极防治传毒昆虫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选用抗病品种。冬季彻底消除秧田、田埂、田边上的杂草。大田开始发病时,要立即排水,追施石灰、草木灰和磷、钾肥,并进行中耕搁田,促进新根生长。发病初期及早拔除病株,在秧田及水稻插后20天内进行田间排查,发现病株立刻拔除,并补插健壮的秧苗。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