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稻菌核秆腐病

水稻菌核秆腐病

简 介

英文名Rice sclerotial stem rots异名水稻菌核病,水稻秆腐病 水稻菌核秆腐病主要是指小黑菌核病和稻小球菌核病,两病单独或混合发生。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1)茎秆。发病茎秆腔内充满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小菌核。(2)叶鞘。近水面叶鞘上生褐色小斑,后扩展为黑色纵向坏死线及黑色大斑,病斑上生有稀薄浅灰色霉层,病鞘内常有菌丝块。病斑继续扩展使茎基成段变黑软腐,病部呈灰白色或红褐色而腐朽。

[病原]病原分别为小黑菌核病菌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var. irregulare Crall.et Tull.和小球菌核病菌H. sigmoideum Cav.。(1)形态。①小黑菌核病菌。分生孢子单生或数枝簇生。分生孢子纺缍形,或呈“S”形,具3~4个隔膜,大小(50~74)μm×(8~12)μm,顶细胞上生卷须状长丝。菌核大小约0.15mm,深橄榄色。小球菌核病菌。分生孢子梗深褐色,不分枝。分生孢子新月形,大小(41~63)μm×(11~15)μm,有0~4个隔膜,大多数为3个隔膜,中央两细胞暗褐色,两端细胞色淡。菌核球形,大小约0.25mm,菌核有内外两层,外层色黑,内层色淡褐色。(2)特性。病菌的发育温度为11~35℃,最适温度为25~30℃。

[侵染](1)越冬。病菌以菌核在稻草、根茬、稻种中或散落在田间越冬,成为第二年侵染的主要病源。(2)初侵染。稻田灌水整地时,菌核漂浮在水面,插秧后附在近水面的稻株叶鞘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从叶鞘伤口或叶鞘表面侵入,在叶鞘组织内蔓延扩展形成病斑。水面的菌核也可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3)再侵染。病斑和水面上的菌核的表面可产生浅灰色的分生孢子层。分生孢子借灌溉水、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引起再侵染,但主要以病健株接触短距离再侵染为主。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单季晚稻较早稻,发病重。高秆品种较矮秆品种抗病,糯稻>籼稻>粳稻。(2)气候因素。雨日多,日照少,昼夜温差大,利于病害发生。(3)栽培因素。田间菌核数量多,则发病率高。长期灌水或深灌、排水不好的田块,发病重。中期烤田过度或后期脱水早或过旱,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过迟,缺乏有机肥和磷钾肥或后期脱肥早衰,发病重。抽穗后易发病,虫害重伤口多,发病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插秧前打涝菌核。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但要注意防止后期断水过早、过重。施足底肥,适当追肥,增施磷钾肥。病稻草要高温沤制或另行堆放。收割时要齐泥割稻。搞好虫害防治。在飞虱、叶蝉、螟虫等发生期适时用药,减少伤口。(2)化学防治: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可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