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魔芋白绢病

魔芋白绢病

简 介

英文名 魔芋白绢病为害在夏秋季都有发生,一般在6~8月间,特别是干旱炎热、暴风雨频繁时,发病严重。危害与各种植区。

[为害症状]发生在魔芋叶柄基部接近地表的部位,偶而在带菌的地下块茎上也能被害。魔芋被害后,植株凋萎,叶柄基部有淡褐色不规则斑点,微凹且软化,随着病情的发展,接近地面柄基处相继腐败倒伏。被害部位的表面着生白绢丝状物,白绢丝上又着生很多小菌体,菌核初期为灰白色,后为茶褐色,球形表面圆滑有光泽,剖开菌核呈灰白色。

[病原]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1)形态。菌丝无色,具隔膜;菌核由菌丝构成,外层为皮层,内部由拟薄壁组织及中心部疏松组织构成,初白色,紧贴于寄主上,老熟后产生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菌核,直径0.5~3mm。高温高湿条件下,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子无色,单胞,棍棒状,大小16μm×6.6μm,小梗顶端着生单胞无色的担孢子。(2)特性。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或通过家畜消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条件下经5~6年仍具萌发力,但在水中仅能存活3~4个月。菌丝不耐干燥,发育适温32~33℃,最高40℃,最低8℃,耐酸碱度范围pH1.9~8.4,最适pH5.9。

[侵染]病菌以菌核和菌丝体在土壤中或依附在魔芋球茎上越冬。次年初夏,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呈匍匐状向四周伸展或沿着土壤间隙蔓延到邻近的植株茎基部繁育,遇夏季暴雨冲流而广为传播侵染。

[发生规律]病菌孳生最佳温度为32~33℃可忍耐40℃的高温,而在13℃时菌丝还能缓慢生长。土壤酸碱度在pH2~8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于pH4~6酸性土壤中生长、蔓延。

[防治]选择无病地区种植魔芋,在耕耙土地时,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每亩施石灰30~50kg,或施用硫磺粉3~5kg;在播种前,挖穴后,穴中要施腐熟有机肥,并用0.05%高锰酸钾液洒泼穴内和四周,然后播种。若在轮作地里栽培防效更佳。选择无病块茎作种,在播前用20%石灰乳液浸泡芋种10分钟,捞起洗净、干后即可播种。若是大块茎要割开分芽的芋种,在切口处沾上草木灰播种,这对护种促苗有良好作用。芋苗出土后,拔除蔸边杂草,并注意不要碰伤叶柄和叶片。蔸边施些草木灰或石灰粉。施腐熟有机肥,若施化肥时须离蔸边10~17cm。入夏后蔸边周围铺青覆盖,以抑制地表温度剧烈上长,还可保持土壤水分过度蒸发,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害发生。选晴天收芋,收芋时操作要小心,不要挖伤球形块茎。起水后要冲洗泥砂、晾干水分后加工或出售。若贮藏时选无伤无病球茎,做到小堆轻放,并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