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向日葵黄萎病

向日葵黄萎病

简 介

英文名 向日葵黄萎病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发病率10%左右,病害对产量影响很大。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和内蒙古东部都有分布。

[为害症状]主要在成株期发生,开花前后叶尖叶肉部分开始褪绿,后整个叶片的叶肉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后转褐,后期病情逐渐向上位叶扩展。病株茎杆外观无症状,但剖视茎基部和叶柄的维管束呈褐色而茎上部维管束则不变色。发病重的植株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死亡,中位叶呈斑驳状,严重的花前即枯死,湿度大时叶两面或茎部均可出现白霉。

[病原]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和黄萎轮枝孢V.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属半知菌亚门。①大丽轮枝孢。菌丝细长,初无色,有分隔,宽1μm,老熟时变褐色,直径为2~4μm,能产生黑色微菌核。分生孢子梗直立,无色,轮生在菌丝上,为2~4轮,每轮着生3~5小枝,呈辐射状,小枝长度为13~38μm,轮间距离为30~38μm,分生孢子梗全长为250~300μm。分生孢子卵圆形,单细胞,大小不一,为(2.9~9.1)μm×(1.5~3.0)μm。②黄萎轮枝孢。菌丝黑色,具分隔,不产生微菌核。分生孢子梗在病部老熟分生孢子梗基部变暗色。分生孢子长卵形,大小(3~7)μm×(1.5~3)μm,有时具1个隔膜。(3)寄主。向日葵、棉花、番茄、芝麻、茄子、甜菜、大豆等菊科、锦葵科、茄科、豆科等共60科160属350种植物。

[侵染]病菌在土壤、病残株和种子中越冬。种子带菌率很低,病菌仅存在于果皮上,胚和胚乳均不存在。播种后病菌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幼苗根部,引起发病。潜育期随温度和生育期而异,为7天。

[发生规律]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春播向日葵比夏播的发病重。低洼地、种植密度大易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5%的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如长岭大棵、Sunbred277。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病残株及时清除出地外深埋或烧毁。(3)药剂防治:必要时用20%萎锈灵乳油 4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500ml。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