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灰象甲

大灰象甲

简 介

英文名Big gourdshaped weevil异名象鼻虫、土拉驴 大灰象甲Sympiezomias velatus Chevrolat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东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为害棉花、烟草、玉米、花生、瓜类、豆类、麻类、洋槐、桑、加拿大杨等。

[为害症状]以成虫取食棉苗的嫩尖和叶片,轻者把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重者把棉苗吃成光秆,造成缺苗断垄。

[发生规律](1)世代。东北地区每2年发生1代,浙江每年发生1代。(2)越冬。2年发生1代的地区,第1年以幼虫越冬,翌年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大都在60mm深的土中越冬,幼虫在40cm左右的土中越冬,均在耕作层以下。

[形态](1)成虫。体长约10mm,灰黄色,有光泽,密被灰白色鳞片。头部和喙密被金黄色发光鳞片,喙粗且宽,具纵沟3条。触角柄节较长,末端3节膨大呈棍棒状。前胸背板宽大于长。鞘翅卵圆形,中间有一白色横带,每一鞘翅具10条刻点沟,中部有褐色云斑。后翅退化。足腿节膨大,前胫节内缘具一列齿突。(2)卵。长约1mm,宽0.4mm,长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乳黄色。(3)幼虫。初孵幼虫体长约1.5mm,近老熟时约14mm,乳白色。头部米黄色。(4)蛹。长9~10mm,长椭圆形,乳黄色。后足为鞘翅覆盖,鞘翅尖端达于后足第3附节基部。尾端向腹面弯曲,其末端两侧各具一刺。

[习性](1)成虫。成虫不能飞,主要靠爬行移动。成虫4月中下旬从土内钻出,群集于幼苗取食。成虫把叶片沿尖端从两侧向内折合,将叶黏成饺子形,卵产于折叶内。每雌平均产卵702粒,每次产卵数十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2)幼虫。6月下旬卵陆续孵化,幼虫孵出后落地,钻入土中。幼虫期生活于土内,取食腐殖质和须根,对幼苗为害不大。随温度下降,幼虫下移,筑土室越冬。翌春越冬幼虫上升表土层继续取食,春季中午前后活动最盛,夏季在早晨、傍晚活动,中午高温时潜伏。

[防治](1)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降低越冬幼虫数量,减轻为害。成虫不能飞翔并有假死性,可于成虫发生期实行人工捕杀。(2)药剂防治。在成虫出土为害期浇灌或喷洒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40.7%乐斯本乳剂2 000倍液,或35%顺丰2号乳油1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1 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 000倍液,或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氰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