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

简 介

英文名Corn rust 玉米锈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玉米上的常见病害。通常在玉米生育的中后期发生,为害较轻。个别地方或年份发病严重。

[为害症状]症状可分为普通型锈病和南方型锈病。(1)普通型锈病。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2)南方型锈病。病叶上产生夏孢子堆,常见于叶片正面,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金黄色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初期为疱疹状隆起,表皮破裂后,散出金黄色到橙色粉状即夏孢子。严重时,叶片上布满了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甚至全株干枯。除台湾省有多堆柄锈菌冬孢子发生的报道外,我国其他玉米产区均未发现有多堆柄锈菌冬孢子形态存在。

[病原]病原菌有3种,即玉米柄锈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型锈病;玉米多堆柄锈菌P.polysora Underw引起的南方型锈病;玉米壳锈菌Physopella zeae(mains)Cummns et Ramachar引起的热带型锈病。我国只有普通型和南方型两种锈病,均担子菌亚门。(1)形态。①玉米柄锈菌。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球状,大小(24~32)μm×(20~28)μm,具细刺。冬孢子黑褐色,椭圆形至棍棒形,大小(28~53)μm×(13~25)μm,顶端钝圆,分隔处稍缢缩,柄浅褐色,与孢子等长或略长。锈孢子椭圆形至亚球形,大小(18~26)μm×(13~19)μm,寄生在酢浆草上。锈孢子器杯形。②玉米多堆柄锈菌。夏孢子堆圆形至椭圆形,长径0.2~0.8mm,金黄色至橙色。夏孢子单胞,椭圆形或卵形,少数近圆形,大小29μm×36μm,淡黄色到金黄色,表面布满不规则锥状突起。(2)特性。普通型锈病在12~28℃均发芽良好,最适温度12~16℃;南方型锈病仅在24~28℃时萌发较好。

[侵染]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在北方菌源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酢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田间叶片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2)气候因素。高温多湿,连阴雨、多雾或光照不足,发病重。(3)栽培因素。偏施氮肥,发病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1%的287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立克锈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3)药剂防治:田间发现发病中心,及时进行局部喷药控制,当田间病叶率达6%时应大面积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4 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