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

简 介

英文名Corn sheath blight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在我中南方夏玉米区发病较为严重。一般田块发病率为10%~30%,重病田达50%以上,甚至100%。随着玉米种子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纹枯病发展蔓延迅速,已成为制约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障碍。

[为害症状]

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鞘、叶片、果穗及茎秆。

最初多由近地面的叶鞘发病,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病斑开始时呈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随后病斑扩大或多个病斑融合形成云纹状大斑,包围整个叶鞘,致使叶鞘腐败,叶片早枯,严重时侵入茎秆。茎秆被害,病斑褐色,不规则,后期茎秆质地松软,组织解体,露出维管束,病株极易倒伏。

果穗受害,苞叶上也产生褐色云纹状病斑,内部籽粒、穗轴均变褐腐烂。严重时果穗干缩、霉变、穗轴腐败,常可见部分穗发芽。

病害发生后期,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并陆续产生初为乳白色,后变淡褐色,最后变为深褐色的菌核。菌核形状、大小不一,极易从病组织中脱落,遗留于土壤中。

[病原]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在自然界不常见。

(1)形态。菌丝幼嫩时无色,老熟时浅褐色,有分枝,分枝处缢缩,在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由菌丝体交织纠结而成,初为白色,后变为暗褐色,扁球形、肾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有少量菌丝与寄主相连,靠病斑的~侧稍凹陷。菌核大小不一,明显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由10~30层死细胞构成,约占菌核半径的1/2左右。菌核具有萌发孔,菌核形成过程中通过萌发孔排出分泌物,菌核萌发时菌丝也由此伸出。担子和担孢子担子倒卵形或圆筒形,顶生2~4个小梗,其上各着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

(2)特性。菌丝生长温度为10~38℃,最适温度为26~32℃。菌丝只有在相对湿度85%以上时,才能侵染致病。菌核在12~15℃时开始形成,在30~32℃时形成最多,超过40℃很难形成。菌核在26~32℃,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10~12小时就可萌发产生菌丝。日光明显抑制菌丝生长,但刺激菌核的形成。

[侵染](1)越冬。病原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和以菌丝、菌核在病残株上越冬。(2)侵入。菌核萌发产生菌丝或以病株上存活的菌丝接触寄主茎基部表面引起发病。发病后,菌丝又从病斑处伸出,很快向上和左右邻株蔓延,形成第二次和多次病斑。形成病斑后,病菌气生菌丝伸长,向上部叶鞘发展,病菌常透过叶鞘而为害茎秆,形成下陷的黑色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也可长出担孢子,担孢子可借风力传播侵染。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一般而言,生育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发生时间长,病情较重。(2)气候因素。温度20~30℃,雨日多、雨量大、湿度高,病情发展快。(3)栽培因素。玉米连作、播种过密、施氮过多,发病重。玉米单作比间作,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水肥管理,适当轮作,并搞好田间卫生,辅助必要的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和年份发病轻重的程度不同。晚熟品种因感病期长,往往重于早熟品种。

2.提早播种,改革耕作制度。早播可提高玉米对纹枯病的抗病能力。在低洼地块实行玉米与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矮棵作物间作,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及土壤蒸发量,降低植株下部湿度,可减轻纹枯病的为害。玉米与非寄主作物(大豆或山芋等)轮作发病轻。此外,实行宽窄行种植、间作和合理密植对减轻病害也有明显效果。

3.搞好田间卫生,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消灭菌源,摘除病叶,在心叶期,2次摘除病叶,并带出田间烧毁,切断纹枯病的再侵染,可控制后期为害。此外,开沟排水;中耕培土;创造不利纹枯病发生的条件,促进气生根提早形成;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均可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4.药剂防治。防治纹枯病应以保护穗位节叶及相邻上下两片叶即“棒三叶”为主要目标。有效药剂以井冈霉素为主,防治最佳时期为病害发生初期。其它较好的药剂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和醚菌酯等。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