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花角斑病

棉花角斑病

简 介

英文名Cotton angular leaf spot异名棉花角点病 棉花角斑病是棉花上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重病田发病率可高达80%~100%,造成幼苗死亡、叶片枯死、蕾铃脱落及烂铃,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各棉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1)幼苗。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棉苗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籽、烂芽,不能出苗。苗期子叶发病,出现深绿色小圆点,后变成油渍状斑点,最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严重的子叶枯死脱落。受害轻时,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受害重时,子叶干枯脱落,幼苗枯死。病菌能从子叶叶柄蔓延到幼茎,初呈油渍状斑点,后变黑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绕茎一周。后病斑部分腐烂,收缩变细,棉株向一边弯曲。(2)叶片。成株期叶片发病叶背先产生深绿色小点,后迅速扩大呈油渍状斑点。此时在叶片正面也显现病斑,因病斑扩展受到周围叶脉的限制,故成多角形或不规则的病斑;有时病斑沿主脉发展,呈黑褐色条斑,病叶皱缩扭曲。叶片上病斑多时,棉叶萎垂和脱落。棉株矮小,生长停滞,如将病叶移至光线下透视,状似油纸,如蜡浸。(3)茎杆。成株期茎杆发病,出现水浸状黑色病斑。发病轻者,伤痕逐渐愈合,发病重者,部分棉株死亡。有的虽暂存活,但发病部位变细,生长后期常因蕾叶增多、风吹等折断倒伏。(4)棉铃。棉铃发病,初生深绿色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油渍状病斑,多个病斑可融合成不规则形病斑,最后病部呈褐色至红褐色而凹陷。幼铃受害常引起其他病菌入侵,引起棉铃腐烂、脱落;成铃受害,部分心室腐烂,纤维略现黄色。病斑可蔓延到铃柄,引起蕾铃脱落。如遇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条件适宜病部均能分泌出乳白色粘液状的“菌脓”,分泌物干后,形成一层淡灰色薄膜。

[病原]病原为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棉角斑病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Smith) Dye。(1)形态特征:杆状,大小(1.2~2.4)μm×(0.4~0.6)μm,极生鞭毛1~2根,能游动。菌体细胞常2~3个结合为链状体。(2)特性:①革兰氏染色阴性。②该菌存有生理分化,已鉴定出18个生理小种。③生长适温25~30℃,最高36~38℃,最低10℃,50~51℃下经10分钟致死。休眠期间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干燥条件下能耐80℃高温和~21℃的低温。病菌在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

[侵染](1)菌源。主要在棉籽内外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其中以棉籽短绒上带菌率最高。带菌棉籽是主要初侵染源,其次是病残体。(2)传播。种子上的病菌是远距离传播病害的主要根源。病菌主要从气孔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从胚芽及幼苗先发病。幼苗子叶发病后,分泌菌脓与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借风雨、及昆虫携带传播扩散。病菌在棉铃上借雨后寄主体表的水膜从气孔、裂缝或虫伤处侵入,在细胞间隙繁殖。病菌常通过病组织侵入到维管束,后到达种子,造成种子带菌。铃壳上的病菌随病残体落入土中,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

[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在品种抗性方面,陆地棉抗病力较海岛棉强。(2)环境因素。角斑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极大的关系。土温在10~15℃时发病很少,27~28℃时发病最重,超过30℃时发病减少。土壤含水量达40%或空气湿度85%以上时,病害发生严重。风雨、害虫所造成的伤口多,也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染。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由于角斑病主要靠种子带菌传播,因此使用无病棉种是防治该病的关键。(1)种子处理。用55~60℃的热水浸种30分钟。在脱绒基础上,用种子重量0.5%的10%的萎锈散可湿性粉,或0.5%的20%三氯酚酮可湿性粉拌种。(2)农业防治:棉花品种间抗角斑病的能力有显著差异,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采用硫酸脱绒或机械脱绒,可消灭棉种短绒带菌。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棉株抗病能力。提倡采用垄作或高畦,及时中耕,结合间苗、定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集中烧埋、深埋或沤肥,降低越冬菌源数量。(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1∶1∶(120~200)倍式波尔多液喷雾,或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或2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