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

简 介

英文名Sweet potato black rot异名甘薯黑疤斑病 甘薯黑斑病在我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是甘薯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此外,病薯含有毒素,牲畜误食较多则可引起中毒,得气喘病,严重的可致死。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为害绿色部位。(1)苗期。受害重的幼苗未出土即烂在土中。出土后的病苗生长不旺,茎基部形成黑褐色梭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病斑初期有灰色霉层,以后逐渐产生黑色刺状物或黑色粉状物,后病斑逐渐扩大,苗基部全部变黑,形成黑根而死亡。(2)大田期。病苗移植到大田后,病重的幼苗,地下部分逐渐变黑腐烂,不能扎根;病轻的幼苗在接近土表处形成少量新根,但生长哀弱,遇干旱易枯死,形成缺苗断垄。即使成活,结薯也较少。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轮廓明显略凹陷的黑绿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状物,即菌丝和分生孢子。后产生黑色刺毛状物,即子囊壳及厚垣孢子。病斑下层组织呈黑绿色,全薯变苦,不能食用。(3)贮藏期。薯块靠接触传染,蔓延迅速,病害常使全窖发病腐烂。薯块上症状与大田症状相似,但病斑可深入薯内2~3mm,色泽较初期略浅。

[病原]病原为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11is.et Halsted,属于囊菌亚门。(1)形态。菌丝初期无色透明,老熟后变为深褐色,直径3~5μm。子囊壳基部球形,有长喙,喙上具纵行条纹,内生子囊。子囊梨形,每个子囊中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壁薄,呈钢盔状,大小(4.5~7.8)μm×(3.5~4.7)μ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筒形至棍棒状或哑铃形,两端多平截,大小(9.3~50.6)μm×(2.8~5.6)μm。分生孢子孢子形成后马上发芽,发芽后有时生成~串分生孢子,如此产生2~3代后形成菌核。也有的在发芽后形成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暗褐色,椭圆形,大小(10.3~18.9)μm×(6.7~10.3)μm。(2)特性。子囊孢子寿命较短,但在贮藏时对该病流行具重要作用。病菌的生活力较强,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可存活5个月。在自然条件下,土壤表层的病菌死亡较快,深埋的存活较久。

[侵染](1)越冬。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也有的以菌丝体附在种薯或以菌丝体潜伏在薯块内越冬。(2)侵入。病菌能直接侵入幼苗根基,也可从薯块上伤口、皮孔、根眼侵入,发病后再频繁侵染。(3)传播。病害主要由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特别是子囊孢子在贮藏中大量产生,成为窖中病害流行的主要病源。病薯、病苗、病土和带病肥料均可传播,以带病种薯传病为主,其次是病苗。此外,还可通过人畜、昆虫、鼠类、和农具等传播。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27℃,最高35℃,最低8℃。结薯后期多雨,生理开裂多,病情也加重。(2)栽培因素。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重茬地,易发病。大田期地下害虫多,病情重。(3)贮藏。薯块伤口多时,易引起烂窖。窖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时,发病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应采用以繁育无病种薯为基础,培育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藏为保证的防治策略。(1)种薯处理。先把种薯装筐,浸入水温为40~45℃的温水中浸1~2分钟,取出后放入45~50℃的温水中,浸种10分钟。浸种时,种薯不能露出水面,并应上下左右移动薯筐,使水温一致。浸种后要立即上床排种,边排种边盖砂土,以免被风吹受冻,而且苗床温度不能低于20℃。此外,还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1 500倍液浸种薯或幼苗10分钟,然后播种。种薯入窖前浸种也可有效减轻贮藏期发病。(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入窖种薯要认真精选,严防病薯混入传播蔓延。精选种薯,严格剔除有病斑、伤口、受冻害的薯块。育苗时要尽量用新苗床,如用旧苗床,则应将带菌土壤全部清除。采取高剪苗,在距地面7~10cm处剪取栽插,可减少薯苗带菌机会,减轻为害。加强苗床管理,培育无病壮苗。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轻发病。一般与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谷子和棉花轮作较好。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