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粟墨黑粉病

粟墨黑粉病

简 介

英文名Millet kernel smut异名谷腥黑穗病 粟墨黑粉病主要在吉林、辽宁、河北和山东发生。

[为害症状]病穗仅有少数籽粒发病,其余籽粒健康。发病谷粒子房被病菌孢子堆毁坏,病菌孢子堆在子房外皮内寄生。在田间,田间孢子堆初为绿色至深绿色,后渐变为墨绿色。孢子堆长圆形至长卵形,大的直径2.5~5mm。孢子堆突出在颖外,很明显,田间近成熟时多数孢子堆从顶端裂开,散出黑色厚垣孢子,并有腥味。发病植株除子房外,其他部位均不表现症状。

[病原]病原为狗尾草腥黑粉菌Neovossia setariae (Ling)Yu et Lou,属担子菌亚门。(1)形态:厚垣孢子球形至扁球形,直径21.6~32.4μm,表面有排列均匀的脊状突起体的网状结构。(2)特性:该厚垣孢子须休眠后方可萌发,如用紫外光照射60min或用0.5%二甲基亚矾处理厚垣孢子,休眠期可被打破,萌发率明显提高。

[侵染]病菌在谷子开花期侵入,破坏子房而发育成黑粉菌的孢子堆,为当年花器发病的非系统性侵发病害。

[发生规律]品种间发病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多不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内谷5号、晋谷25号、鲁谷7号、冀谷11号、晋谷16号、公谷62号、九谷7号等。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增强植株抗病力。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