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粟灰斑病

粟灰斑病

简 介

英文名Millet Cercospora leaf spot 粟灰斑病在粟各产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叶片发病,散生椭圆形病斑,其后扩展成长梭形,深草黄色至棕色,边缘颜色较浅,界限不明显,大小约2~10mm。病斑多时,可相互愈合成大斑。最后,在病斑表面长出灰褐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为粟尾孢Cercospora setariae Atkinson,属半知菌亚门。子座褐色。分生孢子梗浅黄褐色或稍深,不分枝,大小(20~150)μm×(4.5~5)μm,有2~4个隔膜。分生孢子圆筒形至倒棍棒状,无色,直或稍弯,大小(20~150)μm×(2~4)μm,具2~13个隔膜。

[侵染]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丝块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

[发生规律]南方冬春温暖,雾大露重,易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重病田实行轮作。(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共防治1~2次。药剂可选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