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粟胡麻斑病

粟胡麻斑病

简 介

英文名Millet Bipolaris leaf spot 粟胡麻斑病在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和颖壳。(1)叶片。初生许多椭圆形或梭形小点,黄褐色至浅褐色,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变为褐色至黑褐色,中央灰白色,大小(3~5)mm×(2~3)mm。后期病斑表面生有黑色丝绒状霉层。病情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致叶片枯死。(2)叶鞘。病斑黄褐色至褐色,随后扩展成边缘界限不明显的病斑,椭圆形至梭形,或不规则形。多个病斑可相互汇合成大斑。(3)颖壳。症状不明显,很少出现病斑。但有时出现黑色或深褐色的小斑点。遇长期潮湿气候条件,颖壳表面长出墨绿色至黑色的绒状菌块丝。

[病原]病原为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 (Saw.)Shoem.,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狗尾草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etariae(Ito et Kurib)Drechsler et Dastur,属子囊菌亚门。子囊座烧瓶状,大小(240~500)μm×(220~315)μm,喙长60~125μm。子囊梭形,大小(130~150)μm×(22~32)μm,内含子囊孢子1~8个。子囊孢子线形,具5~9个隔膜,大小(200~315)μm×(6~7)μm。分生孢子梗褐绿色,直立或稍弯曲,有膝状曲折,大小(105~156)μm×(7.5~10)μm。具2~5个隔膜。分生孢子梭状至倒棍棒形,略弯,深橄榄色,大小(40~120)μm×(10~18)μm,具5~8个隔膜。

[侵染](1)越冬。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2)侵入。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产生菌丝直接由表皮或气孔侵入。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易发病,雾和露水可加重病害发生。(2)农业防治:酸性、砂质、保肥性差或缺少磷、钾肥的土壤条件下易发病。[比较]粟胡麻斑病与粟瘟病的叶部症状相似,但粟胡麻斑病病斑两端钝圆,而粟瘟病的病斑两端呈纺锤形,较尖。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施足基肥,有机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然后深耕土壤。(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稻瘟灵乳油6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600倍液,或或50%异稻瘟净乳油500倍液喷雾。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