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秆黑潜蝇

豆秆黑潜蝇

简 介

英文名Soybean fly异名豆秆蝇、豆秆穿心虫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ner) de Meijere属双翅目,潜蝇科。吉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甘肃、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为害大豆、赤豆、绿豆、四季豆和豇豆等豆科作物。

[为害症状]以幼虫蛀食大豆叶柄和茎杆,造成茎杆中空,植株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而逐渐枯死。苗期受害,根茎部肿大,大多造成叶柄表面褐色,全株铁锈色,比健株显著矮化,重者茎中空、叶脱落,以致死亡。后期受害,造成花、荚、叶过早脱落,千粒重降低而减产。成虫也可吸食植株汁液,形成白色小点。

[发生规律](1)世代。在我国每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且世代重叠。广西柳州年发生13代以上,福建福州7代,浙江兰溪6代,黄淮流域4~5代。(2)越冬。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虫在寄主根茬和秸杆上越冬。华南部分地区全年均见为害。(3)时期。越冬蛹于4月上旬开始羽化,部分蛹可延迟到6月初羽化。越冬蛹成活率低,因此第1代幼虫基本不造成为害。第2代幼虫于6月上旬始盛,6月中旬末为高峰期,而蛹和成虫的高峰期仍不明显,只为害部分迟播的春大豆。第3代幼虫于7月初始盛,7月上旬为高峰期,发生趋重,主要为害夏大豆。第4代幼虫在8月初始发、8月中旬为高峰期,严重为害夏秋大豆,株为害率可达92%~100%。第5代幼虫于9月初始发,9月中旬盛发。第6代幼虫于10月上旬始发,10月中旬盛发。第5、第6代为害秋大豆,株为害率均达100%,单株虫量达2.7~3.6头,发生为害十分严重。多雨多湿的季节发生严重。

[形态](1)成虫。体长2.5mm左右。触角3节,第3节钝圆,其背中央生有角芒1根,长度为触角的3倍。复眼红色。体色黑亮,腹部有金绿色或蓝绿色光泽。前翅膜质透明,具淡紫色光泽。平衡棒黑色。(2)卵。长椭圆形,0.3~0.35mm,乳白色,稍透明。(3)幼虫。体长约3.3mm,尾部较细,初龄幼虫白色,老熟幼虫粉红色。口钩每颚具1个尖锐的端齿。前气门短小,指形,具8~9个开孔,排成2行;后气门棕黑色,具6~8个开孔,沿边缘排列,中部有几个黑色骨化尖突。(4)蛹。长筒形,长约2.5~2.8mm,黄褐色。

[习性](1)成虫。豆杆黑潜蝇成虫早晚最活跃,多集中在豆株上部叶面活动;夜间、烈日下、风雨天则栖息于豆株下部叶片或草丛中。25~30℃是取食、交配和产卵的适温。除喜吮吸花蜜外,常以腹部末端刺破豆叶表皮,吮吸汁液,被害嫩叶的正面边缘常出现密集的小白点和伤孔,严重时可呈现枯黄凋萎。成虫产卵于植株中上部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的表皮下。(2)幼虫。幼虫有首尾相接弹跳的习性。初孵幼虫先在叶背表皮下潜食叶肉,形成小虫道,经主脉蛀入叶柄。少部分幼虫滞留叶柄蛀食直至老熟化蛹,大部分幼虫再往下蛀入分枝及主茎,蛀食髓部和木质部,严重损耗大豆植株机体,影响水分和养分的传输。开花后主茎木质化程度较高,豆杆黑潜蝇只能蛀食主茎的中上部和分枝、叶柄,豆株受害较轻。虫道蜿蜒曲折如蛇行状,1头幼虫蛀食的虫道可mm。每株豆杆中约有幼虫2~7头,可多达13头以上。幼虫老熟后先在茎杆或叶柄上咬一羽化孔,并在孔的上方化蛹。羽化孔可断绝部分输导组织而使植株折断或枯死。

[防治](1)农业防治。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秋季瓜菜等非豆科作物合理轮作消除豆科作物连作,减少重迎茬。适当调节播种期,夏收后抢时播种,并选择早中熟品种,以错开成虫最适宜产卵的生育期,减少产卵量。适当增施磷、钾肥等保健栽培措施,提高寄主的抗耐力。及时处理豆秸和根茬,深翻土壤,以减少越冬虫源。(2)药剂防治。由于豆杆黑潜蝇为钻蛀性害虫,幼虫入侵后防治困难,因此,各代防治适期应以苗期为重点,定为上代成虫盛发期至当代卵孵高峰期,兼治上代成虫。大田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 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第1次喷药后,每隔7天左右喷第2次,连续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