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豆蚜

大豆蚜

简 介

英文名Soybean aphid异名俗名腻虫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属同翅目,蚜科。国内广泛分布,一般北部省区发生较重,是大豆的主要害虫。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少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第1寄主鼠李、老鸽眼,第2寄主大豆、野大豆等。

[为害症状]大豆蚜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被害处会形成枯黄色斑,严重时叶片卷缩、脱落,植株矮小,分枝、结荚数减少。另外,大豆蚜还能传播病毒病。大豆蚜分泌的蜜露还能招致煤污病。

[发生规律](1)世代。东北每年发生l0多代,山东20多代。(2)越冬。以卵在鼠李和圆叶鼠李枝条上芽侧或缝隙中越冬。(3)气候。春季雨水充沛,营养条件好,利其繁殖。夏季盛发期前,旬均温在22~25℃,相对湿度在78%以下时,最适发生为害。盛夏高温则虫口自然消减。

[形态](1)成虫。有翅孤雌蚜长1.2~1.6mm,长椭圆形,头、胸黑色,额瘤不显著。触角长1.1mm,第3节有次生感觉圈3~8个,一般5~6个,排成一行。腹部黄绿色,腹管黑色,圆筒状,基部宽为端部宽的两倍,有瓦状纹,腹管内侧基部左右各有1个黑斑,尾片圆锥形,与腹同色,有7~10根长毛,臀板末端钝圆与体色相同,多毛。无翅孤雌蚜长1.3~1.6mm,长椭圆形,黄色或黄绿色,腹部第1和第7节有钝圆锥状突起。额瘤不显著,触角比躯体短,第4、5节末端和第6节黑色,第6节鞭部为基部长3~4倍,第5节末端及第6节各有一原生感觉圈。腹管基部灰色,端半部黑色,基部略宽,有瓦状纹。尾片圆锥形,有7~10根长毛,臀板有细毛。(2)幼虫。若虫形态与成虫基本相似,腹管短小。

[习性]春季均温高于10℃时,越冬卵孵化为干母,繁殖几代后开始孤雌胎生繁殖后代,产生有翅蚜。有翅孤雌蚜开始迁飞至大豆田,为害幼苗。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7月下旬蚜量开始减少,秋季气温下降时,大豆蚜进入后期繁殖阶段,有翅性母蚜迁至鼠李上,开始生无翅卵生雌蚜并与有翅雄蚜交配,又把卵产在鼠李上越冬。

[防治](1)农业防治。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防治大豆蚜要在点片发生时及早进行。当有蚜株率超过50%,或田间有5%~10%的植株卷叶时,就该及时喷药。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d后再喷1次,基本就可控制大豆蚜的为害。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