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

简 介

英文名Soybean cyst nematode异名大豆根线虫病,大豆萎黄线虫病 该病是世界性的大豆毁灭性病害,主要发生于偏凉地区。在我国,此病主要分布于东北和黄淮海2个大豆主产区,尤以东北三省发生普遍而严重。轻病田一般减产10%,重病田可减产30%~50%,甚至绝收,有的地区导致大面积毁种或5~6年内不能种植大豆。

[为害症状]大豆胞囊线虫寄生于根上,受害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可表现症状。一般在开花前后植株地上部的症状最明显,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植株明显矮小,节间短,叶片发黄早落,花芽少,花芽枯萎,不能结荚或很少结荚,似缺肥症状。被寄生主根一侧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亮晶微如面粉粒的胞囊,侧根发育不良,须根增多,甚至整个根系成为发状须根。被害根很少有固氮根瘤,即使有也为无效根瘤。根表皮被线虫雌虫胀破后易感染其他微生物而发生腐烂,使植株提早枯死。病田常因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均而造成大豆植株被害程度不一,呈点片发黄。

[病原]病原为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形态。①成虫。雄虫蠕虫形,头尾钝圆,尾端略向腹侧弯曲。雌虫柠檬形,头颈部较尖,初为白色至黄白色,老熟后淡褐色,体壁加厚,成为胞囊。胞囊壁上有短锯齿状花纹,呈横向不规则排列。一个胞囊内平均有200多粒卵。②幼虫。分4龄,蜕皮3次后成为成虫。初龄幼虫卷曲在卵中发育,卵孵化出的幼虫为2龄幼虫。2龄幼虫卵针形,头钝尾细长。3龄幼虫腊肠状,生殖器开始发育,雌雄可辨。4龄幼虫在3龄幼虫旧皮中发育,不卸掉蜕皮的外壳。③卵。长椭圆形,一侧稍凹,无色透明,大小为108.2μm×45.7μm。(2)特性。成虫产卵适温23~28℃,最适湿度60%~80%。卵孵化温度16~36℃,以24℃孵化率最高。幼虫发育适温17~28℃,31℃时幼虫开始衰退。幼虫侵入温度14~36℃,以18~25℃最适,低于10℃停止活动。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卵孵化和幼虫发育愈快,完成1代所需的天数愈少。湿度对线虫的存活影响很大。通常以60%~80%于线虫最适,过干或过湿均不利于线虫的发育。大豆胞囊线虫每年发生的代数,因各地土温不同而异。哈尔滨地区每年发生3代,辽宁省康平县发生4代,北京地区地黄植物上可发生5~6代。同一地区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侵染](1)越冬。病原线虫主要以胞囊在田间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粪肥中以及混杂于种子中的土粒内越冬。(2)侵入。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在根系分泌物的刺激下,越冬胞囊内的卵孵化,以2龄幼虫在土中活动,寻根尖侵入主根,在其皮层内营寄生生活,经幼虫阶段后发育为成虫。雄成虫重新进入土壤中自由生活,并寻觅雌成虫,交配后死亡。雌成虫交配后,发育成老熟雌虫,其体壁加厚成为胞囊,其受精卵就保存在胞囊内。当条件适宜时,其内的卵又孵化出幼虫,进行再侵染。(3)传播。田间近距离传播扩散主要通过耕作时土壤的移动、农机具和人、畜沾附以及灌溉水和雨水传带含胞囊的土壤或混有胞囊的粪肥。胞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很强,因而胞囊中的卵可保持生活力3~4年以上,有的可长达10年。

[发生规律]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感病大豆品种和连作重茬是大豆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的重要条件。砂土、砂质壤土以及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检疫:加强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保护无病区。(2)农业防治:实行大豆与禾本科作物或棉花等非寄主植物3年以上轮作,以水旱轮作为宜,这是防治此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增施肥料,干旱时适时灌溉,可减轻发病。(3)土壤消毒。播前15~20天,每公顷用98%棉隆颗粒剂75~90千克或10%涕灭威颗粒剂37.5~75千克,深施在播种行的沟底,覆土压平密闭,半个月内不得翻动。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