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花叶病毒病

简 介

英文名Soybean mosaic 大豆花叶病毒病在大豆产区中占大豆病毒病的70%~95%以上,常年产量损失5%~7%,重病年减产10%~30%,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可减产50%以上。病株减产因素主要是豆荚数少,百粒重下降,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及含油量降低。

[为害症状]类型可分为轻花叶型、皱缩花叶型和皱缩矮化型。(1)轻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轻微淡黄色斑驳,植株不矮化,可正常结荚,抗病品种或后期发病品种植株多表现此种症状。(2)皱缩花叶型:病叶呈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缘向后卷,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3)皱缩矮化型:植株叶片皱缩,输导组织变褐色,叶缘向下卷曲,叶片歪扭,植株节间缩短,明显矮化,结荚少或不结荚。(4)籽粒:受感染的子粒,种皮上产生褐色或黑色的斑纹(褐斑粒),斑纹的颜色与脐色一致或稍深,有时斑纹波及整个子粒表面,但多数呈现放射状或带状。斑纹发生情况受品种和发病程度影响。

[病原]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简称SMV,属马铃薯Y病毒组。(1)形态:病毒粒体线状,大小(650~760)nm×18nm。含单股RNA。感染2~3个星期病叶细胞内产生的内含体为风轮状,大小12~14nm。(2)特性:病毒在体外不稳定,钝化温度60~70℃,稀释限点100~1 000倍,体外保毒期根据不同分离物约为1~14天。钝化pH值为小于4大于9。 (3)寄主。大豆、蚕豆、豌豆、秣食豆、紫云荚、花生、黄茂、觅色羹、白色冀、昆诺菊、瓜尔豆、双花扁豆、白花扁豆、硬毛木蓝、长序菜豆、利马豆、菜豆、绿豆、可豆、长就豆、豌豆、千日红。

[侵染](1)毒源:东北等一季作地区及南方大豆栽培区,种子带毒在田间形成病苗是该病初侵染来源,长江流域该毒原可在蚕豆、豌豆、紫云荚等冬季作物上越冬,也是初侵染源。可通过病汁液、种子及蚜虫非持久性传毒。传毒蚜虫有桃蚜、豆蚜、大豆蚜等30多种。在大豆花前期被侵染,花萼、花瓣、雌雄蕊、未成熟荚及未成熟种子均能带毒。病株成熟种子不是每荚每粒种子均带毒。种子带毒部位有种皮、胚乳、胚芽。干燥贮藏至播种时,大多种皮中病毒失活,实生病苗主要是胚芽带毒的种子。(2)传播:发病初期蚜虫1次传播范围在2m以内,5m以外很少,蚜虫进入发生高峰期传毒距离增加。生产上使用了带毒率高的豆种,且介体蚜虫发生早、数量大,植株被侵染早,品种抗病性不高,播种晚时,该病易流行。

[发生规律](1)菌源因素:带毒种子是田间发生病毒的初次侵染源。不同品种受病毒感染后,种子带毒率有差异。在田间有毒源情况下,蚜虫发生时期有翅蚜迁飞期及着落于植株频率是影响严重度的重要因素。(1)寄主抗性:①大豆品种对花叶病毒抗性应包括品种对病毒侵染抗性,即发生严重度抗性,抗斑驳即不产生或低斑驳率,抗种传,即不种传或低种传率的品种;抗蚜虫,即蚜虫不取食的品种,或着落植株率低的品种。这二方面抗性主要影响田间初次侵染源及发生病害的严重度。②大豆不同品种在气温30℃以上,病毒症状出现隐症或显症。高温隐症品种产量损失比显症品种少。(2)环境因素。温湿度是影响田间蚜虫发生量及迁飞的因素。(3)栽培因素:长期种植同一抗病品种,会引起病毒株系变化,造成品种抗性降低或丧失抗病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播种无毒或低毒的种子,是防治该病关键。生产上种子带毒率要求控制在0.5%以下,可明显推迟发病盛期,减轻种子发病率。(1)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良种繁殖田种子带毒率控制在0.2%以下,种子田与生产田隔离100m以上,采取各种措施严格防治病毒病的发生。选用免疫或抗病品种。免疫品种有87812、85444S-1、RN-9、3481、3317、86537-6、3708、鲁黑豆2号、860509-1、齐都84、凤91-801、凤91-709、丹807、新金黄豆。适当注意调整播种期,使苗期避开蚜虫高峰。早期清除病苗,一季作地区适当晚播。(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0.5%抗毒丰菇类蛋白多糖AS 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号乳油 1 000倍液。治蚜防病。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