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向日葵锈病

向日葵锈病

简 介

英文名Sunflower Rust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地,我国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发生较重,大流行年份减产40%~80%,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感染锈病的向日葵种子大小、重量和含油量都显著降低,而皮壳率增加。

[为害症状]叶片染病,初在叶片背面出现褐色小疱斑,即病菌夏孢子堆。孢子堆表面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严重时夏孢子堆布满全叶呈铁锈色,使叶片提早枯死。叶柄、茎杆、葵盘及苞叶上也可形成很多夏孢子堆。夏末秋初接近收获时,在夏孢子堆周围形成大量牢固的黑色裸露的小疱斑,即病菌的冬孢子堆,内生大量黑褐色粉末,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及冬孢子。

[病原]病原为向日葵柄锈菌Puccinia helianthi Schw.,属担子菌亚门。(1)形态。性子器圆形,黄色,大小96~112μm。锈子器杯状,黄色,大小(21~28)μm×(18~21)μm。锈孢子球形或多角形,橙黄色,大小(16~24)μm×(16~21)μm。夏孢子堆圆形至椭圆形,大小1~1.5mm。夏孢子球形或卵形,黄褐色,表面有细刺,大小(19~30)μm×(16~20)μm。冬孢子堆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大小0.5~1.5mm。冬孢子椭圆形至长圆形,茶褐色,大小(35~45)μm×(18~26)μm,表面光滑,有1个隔膜,分隔处稍缢缩。(2)特性。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18℃,适于发病的相对湿度是100%。

[侵染](1)越冬。寒冷地区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南方温暖地区病菌在多年生向日葵或菊芋上以菌丝越冬。(2)侵入。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幼叶,形成性子器。随后,在病斑背面产生锈子器,器内锈孢子飞散传播,萌发后也从叶片侵入,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接近收获时,在产生夏孢子堆的地方,形成冬孢子堆,以冬孢子越冬。

[发生规律]降水量是影响向日葵锈病流行的主导因素,5~6月份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2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合理增施磷肥,勤中耕,可减少发病。注意田间卫生,清除病残株,收获后深翻土地。(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30%石硫合剂15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共喷2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