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芝麻疫病

芝麻疫病

简 介

英文名Phytophthora blight of sesame 芝麻疫病分布于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省,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常在田间造成植株连片枯死,严重时发病率达30%。病株种子瘦瘪,产量和种子含油量均显著下降。

[为害症状](1)叶片。初生褐色水浸状病斑,形状不规则。空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呈黑色湿腐状,边缘长出白色霜状霉。干燥时,病斑呈黄褐色,病健交界不明显。干湿气候交替时,病斑逐渐扩展成大型的轮纹状病斑,干燥后常引起病部收缩甚至形成畸形,薄而易碎。(2)茎杆。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浸状,以后逐渐变为深褐色,病部逐渐凹陷缢缩,皮层松软、纵裂,边缘不明显。空气潮湿时,病斑可迅速向四周扩展,绕茎一周后引起病部以上组织枯死。茎顶端和蒴果受害,病斑墨绿色,水渍状,缢缩凹陷,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绵状菌丝。

[病原]病原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ada de Haan,属鞭毛菌亚门。(1)形态。孢囊梗假单轴分枝。孢子囊圆形至卵圆形,顶端具乳突,单胞无色,大小(25~50)μm×(20~35)μm。卵孢子球状,无色透明,平滑,双层壁。(2)特性。菌丝生长适温28~30℃,产生孢子囊适温24~28℃。

[侵染](1)越冬。病菌以休眠的菌丝或卵孢子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的胚上越冬。(2)侵入。病菌从幼苗茎基部侵入,在潮湿的条件下,经2~3天病部孢子囊大量出现,从裂开的表皮或气孔成束的伸出,并放出游动孢子,经风雨、流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高温高湿病情扩展迅速,大暴雨后或夜间降温利于发病。持续降雨或高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大发生。(2)栽培因素:土壤温度在28℃左右,病菌易于侵染和引起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药剂。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3%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采用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病地进行2年以上轮作,芝麻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3)田间喷雾。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7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