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茶蚕

茶蚕

简 介

英文名Tea bunch caterpillar异名茶狗子、茶叶家蚕、无毒毛虫 茶蚕学名Andraca bipunctataWalker,属鳞翅目,蚕蛾科。为害茶、油茶、厚皮香等山茶科植物。长江以南茶及油茶产区,密度有时颇高,能造成较大损失。北限未过淮河,最北采地江苏宜兴、安徽金寨、湖北宣恩、四川灌县,南至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东面滨海,西达四川、云南,止于盆地西缘及横断山系东侧。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

[为害症状]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食尽,严重时茶丛被害形成光杆枝秃。不仅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也影响茶的产量和质量。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安徽一年发生2代。浙江、江西、湖南2~3代,广西、福建、台湾3~4代,广东4代。(2)越冬及虫源。一般以蛹在茶丛根际落叶下,或杂草间越冬。华南有其他虫态越冬者,福建有以卵越冬,且无明显越冬现象。(3)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高湿、凉爽、短日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②栽培因素。一般以山区沟谷、阴坡茶园发生为多;内山深坳远比外山茶园受害为重。③天敌。黑卵蜂、寄蝇、姬蜂、茶蚕颗粒体病毒、鸟类等。

[形态](1)成虫。雌成蛾体长15~20mm,翅展40~60mm,棕黄至暗棕色,略具绒状光泽。头顶白色,触角栉齿短。前翅顶角外侧弯作钩状,翅中央有1黑点,翅面有暗褐色内横线、中横线和外横线。翅尖和外缘有银色浮斑,后翅有2条横线和1个黑点。雄蛾体长12~15mm,翅展26~34mm,体色较深,触角明显呈双栉状,前翅顶角钩状部较平直,其他特征与雌蛾相似。(2)卵。椭圆形,卵长1.2mm,初浅黄色,后渐变橙色,孵化前呈紫色。卵粒平铺成长方形的卵块,多由2~5行组成。(3)幼虫。体长约55mm,肥大柔软,略呈纺锤形。头黑色,体赤褐色,体表密生黄褐色短茸毛,并有11条黄白色纵线,各节有3条黄白色细横线,纵横构成许多小方格。各节气门前有1黑色圆斑,气门后有1橘红色斑。(4)蛹:蛹长17~22mm,纺锤形,暗红褐色,尾部有黄褐色茸毛。翅芽伸达第4腹节近后缘,腹末圆钝。(5)茧:茧长约22mm,丝质,椭圆形,灰褐至棕黄色,茧外附有碎片和土粒。 生活习性 [习性](1)成虫。成虫于傍晚至清晨羽化,晚上6~10时和清晨4~6时居多。夜晚羽化的多为雄蛾,清晨羽化的多为雌蛾。雌蛾笨拙,飞翔力弱,一般原地攀于枝顶等待雄蛾交尾。雄蛾飞翔力也不强,只能在距地面1m、直径10m多的范围内扑飞,清晨和黄昏最活跃,中午,或阳光强时,常潜伏于茶丛中,或根际土面隐蔽处。趋光性不强。(2)幼虫。幼虫喜群集,1龄幼虫在原卵块处聚集,或取食;2龄幼虫常十至百余头群集于叶背,从叶缘向内取食,仅留主脉,食完一叶后群迁至另一叶为害;3龄后转移至枝上群集,或挤作一团,大量蚕食叶片,使茶枝甚至整丛茶树片叶无存。幼虫以夜间取食最烈,吃光一丛、一枝,又转移他枝为害。虫群在枝上常头尾高举呈“乙”字形,受惊则口中吐水并纷纷坠地。天气炎热则群迁至丛下荫蔽处静息。幼虫随虫龄增长不断分群,最后一群一般只有十多头老熟幼虫爬至茶树根际处落叶下,或表土中结茧化蛹。

[防治](1)农业防治。结合深耕、除草及冬季茶园管理,清除茶丛根蔸及土中蛹茧,集中销毁。发现卵块,及时摘除;幼虫群集,目标明显,且无毒毛,便于直接捕杀。 (2)药剂防治。卵孵盛期至幼龄幼虫盛期喷每克含100亿孢子的Bt粉剂2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 300~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4 000~5 000倍液,或用茶蚕颗粒体病毒15~30g/hm2,对水50kg喷雾。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