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茶云纹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

简 介

英文名Tea leaf blight异名茶树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是最常见的茶树叶部病害,各茶区普遍发生。

[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成叶和老叶部位,有时也能侵染嫩叶、枝梢和果实。(1)叶片:成叶、老叶发病,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渐变为褐色、灰白相间的云纹状,最后形成半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且具有不明显轮纹。通常在病斑的正面散生或轮生许多黑色的小粒点,即分生孢子盘。成、老叶上的病斑很大,可扩展至叶片总面积的3/4,可引起大量的落叶。嫩叶、嫩芽发病后,产生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直至全叶,后期叶片卷曲,组织死亡。(2)枝干:嫩枝发病后,出现灰色斑块,渐枯死,可向下扩展至木质化的茎部。(3)果实:果实发病,病斑初为黄褐色,最后变为灰色,其上着生黑色小粒点,有时病斑开裂。

[病原]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Massee,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山茶球腔菌Guignardia camelliaeCooke) Butler,属子囊菌亚门。(1)形态:①分生孢子盘直径为180~320μm,生于叶片的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外露,并释放大量的分生孢子。②分生孢子梗。小为(9~18)μm×(3~5)μm,顶生1个分生孢子,梗丛中有刚毛间生。③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筒形,两端圆或略弯,无色,单胞,大小(13~23)μm×(3.3~6.6)μm,内含1~2个油球。④子囊壳。球形至扁球形,黑色,大小160~200μm,孔口直径7~18μm。子囊壳散生在病部两面,半埋生。⑤子囊。卵形或棍棒形,端圆,基部具小柄,大小(40~66.5)μm×(9~18)μm,内含子囊孢子8个,排成2列。⑥子囊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大小(10~18)μm×(3~6)μm,有1~3个油球。(2)特性:病菌的生长适温为23~29℃,最高温度40℃。对高温和低温的抵抗力均较强。在—2~—4℃低温下可存活30~60天,致死温度60℃。生长最适pH为5.2~5.8。 (3)寄主:茶、油茶、山茶。侵染循环 [侵染](1)病原越冬:在北方,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或子囊果在病叶组织或病残体中越冬。病残体腐烂速度越快,病菌存活期越短。因此,茶树上残留的病叶是春天最主要的初侵染源。(2)传播:春天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盘释放分生孢子,遇水后萌发,长出芽管,从叶表的伤口、自然孔口侵入,也可穿透角质层直接侵入,经5~18天潜育形成新病斑,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我国南方冬季气温较高,病菌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分生孢子可全年产生,周年侵染。北方茶区病叶中发现有子囊壳越冬的现象,但在病害的侵染循环中的作用远不及分生孢子盘和菌丝体重要。

[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大叶种较小叶种易发病。(2)环境因素。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旬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6℃,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如遇大面积发病品种,病害往往容易流行。②常遇台风袭击的茶园,茶树叶片上伤口较多,利于病菌的侵入。(3)栽培因素。日灼病斑有利于病菌侵染,可加重病害发生。采摘过度、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虫害的情况下,发病也重。台刈、密度过大及扦插茶园,发病重。④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茶园,病害发生较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龙井、福鼎、清明早、铁观音、台茶13号、毛蟹、瑞安白毛茶、福鼎白毫、藤茶、梅占、龙井群体种等较抗病。②秋茶采完后及时清除地面落叶并进行冬耕,把病叶埋入土中,减少下年菌源。③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茶树抗病力。加强茶园管理,做好防冻、抗旱和治虫工作。在秋茶结束后,要进行1次深中耕,结合中耕将病叶埋入土壤,以减少侵染来源。④园中出现发病中心时,可震动树体,大部分病叶受振后脱落,收集后集中烧毁。早春修剪茶园后,要将枯枝落叶清理出茶园,并烧毁,以压低初侵染源。(2)化学防治:①深秋或初春喷1次0.6%~0.7%石灰半量式倍式波尔多液,以减少越冬菌源,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9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采摘期内最好不要用药,必要时可采用“挑治”的方法,掌握在发病盛期前喷药防治。②非采摘茶园可喷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5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