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胡萝卜黑斑病

胡萝卜黑斑病

简 介

英文名Carrot leaf blight 胡萝卜黑斑病主要病害,常在秋季露地发病,发病率可达到30%~50%,影响产量,严重时发病率可达100%,造成植株大面积枯死,明显影响生产。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茎、叶、叶柄均可染病。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不规则形深褐色至黑色斑,周围组织略褪色,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严重的病斑汇合,叶缘上卷,叶片早枯。茎染病,病斑长圆形黑褐色稍凹陷。

[病原]病原为胡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dauci (Kühn) Groves et Skolko.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形态。菌丝埋生,分枝,有隔,透明,光滑,宽4~8μm。分生孢子梗气孔伸出,通常单生,有时束生。束生时每束2~10根或更多。直立或向上弯曲,常膝曲状,通常基部稍肿大,有横隔,榄褐色至淡榄灰色,光滑,长可达170μm,宽6~11μm。分生孢子单生,偶见串生,最多可达4个一串,为孔生孢子。孢子直或微弯,倒棒状,具6~9(偶11~15)个横隔及0~8个纵隔及斜隔。淡色或淡榄褐色,光滑或罕见有小疣,长75~350μm,最宽部分为20~30μm,具喙,孢身至喙渐细,为分生孢子长的1/3~1/2,宽5~9μm。甘蓝链格孢及萝卜链格孢的形态与芸薹链格孢的形态在许多方面相似,但在孢子的着生状态、大小、喙和厚垣孢子的有无及产孢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差别。(2)特性。芸薹链格孢在0~35℃下病菌孢子均可萌发,在0~30℃菌丝都生长。 侵染循环 [侵染](1)菌源。病原以菌丝或孢子在病残株和种子内外越夏或越冬。孢子在土表可存活一年,但在水中1个月即死亡。(2)传播:越夏、越冬后的菌丝,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形成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引起初次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造成种子腐烂和死苗。病株上新生的分生孢子,可随风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该病在南方周年均可发生,辗转为害,无明显越冬期。

[发生规律]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后从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蔓延。雨季,植株长势弱发病重,发病后遇天气干旱利于症状显现。发病严重的,叶片大量早枯而死。

[防治](1)农业防治。a.选用杭病品种或无病种子,收获前进行无病株留种。   b.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c.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注意增施钾肥。    d.适当增加灌水,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e.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

(2)物理防治。可用50℃温汤浸种20~30分钟。

(3)化学防治:①播种前,种子要消毒,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