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褐刺蛾

褐刺蛾

简 介

英文名Thosea haibarana异名桑褐刺蛾、经绿刺蛾 褐刺蛾学名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属鳞翅目,刺蛾科。为害桑、茶、桃、梨、柿、栗、柑橘、杨、枫杨、乌桕等。北限稍过黄河,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面滨海,西向自陕西、甘肃折入四川、云南。安徽、江西局部地方,密度较大。国外分布于印度、锡金。

[为害症状]低龄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4龄以后可咬穿叶片形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留下主脉。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2~4代。(2)越冬及虫源: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中结茧越冬。

[形态](1)成虫:体长15~18mm,体褐色至深褐色,雌虫体色较浅,雄虫体色较深。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单栉齿状。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肩角和近臀角处,各具1暗褐色弧形横线。前翅臀角附近有1个近三角形棕色斑。前足腿节基部具1横列白色毛丛。(2)卵:扁椭圆形,长径1.4~1.8mm,短径0.9~1.1mm。黄色,半透明。(3)幼虫:初孵幼虫体色淡黄,除体背与体侧各具微红色线外,余无明显斑纹。背侧与腹侧各有2列枝刺,其上着生浅色刺毛。老熟幼虫体长23~35mm,体色黄绿,背线蓝色,每节上有黑点4个,排列近菱形。亚背线分黄色型和红色型两类。黄色型枝刺黄色;红色型枝刺紫红色。中胸至第9腹节,每节于亚背线上着生枝刺1对,其中,中胸、后胸及第1、5、8、9腹节上的枝刺特别长。从后胸至第8腹节,每节于气门上线上着生枝刺1对,长短均匀,每根枝刺上着生带褐色呈散射状的刺毛。(4)蛹:灰褐色,椭圆形。 生活习性 [习性]1)成虫:成虫白天在树荫、草丛中停息,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多成块产在叶背,每雌产卵300多粒。(2)幼虫:幼虫孵化后在叶背群集为害,半月后分散为害。老熟后沿树干爬下,或直接坠下,寻找适宜的场所结茧化蛹,或越冬。如夏天气温过高,气候过于干燥,则有部分第1代老熟幼虫在茧内滞育,到6月再羽化,出现一年发生1代的现象。

[防治](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摘除枝干上越冬茧。结合秋冬季土壤深翻,挖除土壤中越冬茧,清除干基周围表土等处越冬茧,集中烧毁。在低龄幼虫群集为害期,及时剪除受害叶片。(2)生物防治。注意被寄生蜂寄生的越冬茧,要加以保护,被寄生的茧上有1个被寄生蜂产卵留下的小孔,易识别,也可将寄生后的虫茧放入饲育笼中,待寄生蜂羽化后再释放到果园中。(3)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为害期,及时喷洒25%灭脲3号悬浮剂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 3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 3 000~3 5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 4 000~5 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10%溴马乳油 2 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 2 000倍液,或20%氯马乳油 2 000倍液,或50%硫胺乳油 1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 1 0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