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桑白毛虫

桑白毛虫

简 介

英文名Large dagger moth异名桑剑纹夜蛾、大剑纹夜蛾、桑夜蛾、香椿灰斑夜蛾 桑白毛虫学名Acronicta major Bremer。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害桑、香椿、山楂、桃、李、杏、梅、柑橘等。桑园生产上重要食叶害虫。北起黑龙江,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抵边境线,西向自甘肃、青海、新疆,折入四川、云南、西藏。川北、云南、山西有严重为害报道。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越南、印度。

[为害症状]低龄幼虫为害桑叶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长大后取食叶片,残留主脉,严重时把全树桑叶吃光。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茧蛹于树下土中和梯田缝隙中滞育越冬。

[形态](1)成虫:体长27~29mm,翅展62~69mm。头部灰白色,额侧黑色,触角黄色丝状,复眼黑色。前翅灰白色,近翅基有黑色剑状纹,翅基剑纹树枝状,端剑纹2条。翅中央有一圆纹,横脉上有一肾形纹,灰褐色,较大,具黑边。翅前缘基部褶间有一黑色纵条,缘线由一列小黑点组成。后翅暗褐色,翅基色淡,内缘有缘毛。雄虫翅色较淡,腹背密生暗褐色粗毛。(2)卵:半球形,淡黄至黄褐色,直径约0.6~1mm。中央隆起,上面布满许多紫红色花纹。(3)幼虫:共6龄,各龄体色、斑纹略有差异。末龄幼虫体长45~55mm,体黑色,胸腹部背面淡绿色,腹面绿褐,第2腹节以后各节背线两侧有深蓝色毛,蓝毛中间有黄色,气门和足呈黑色。(4)蛹:长椭圆形,长24~28mm,宽6~8mm,褐至黑褐色,末端生钩刺4丛,计20余根。(5)茧:长椭圆形,丝质厚而致密,灰白至土色。

[习性](1)成虫:成虫多在下午羽化出土,白天隐蔽,夜间活动,具趋光性、趋化性。7月下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经5~6天取食补充营养后即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枝条近端部嫩叶叶面上,数十至数百粒一块,每雌可产卵500~600粒。(2)成虫:初孵幼虫群集叶上啃食表皮、叶肉,致成缺刻,或孔洞,仅留叶脉,3龄后可把叶吃光,残留叶柄,有转枝、转株为害习性。幼虫期30~38天,老熟幼虫于9月上旬下树结茧化蛹。

[防治](1)农业防治。幼虫下树前疏松树干周围表土层,诱集幼虫结茧化蛹后挖茧灭蛹。结合田间管理捕杀群集幼虫。(2)物理防治。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1代卵孵化盛期喷洒2.5%氯氟氰菊酯2 000~2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 000~2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 2 000~2 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 3 000~4 000倍液,或10%溴?马乳油 2 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 2 000倍液,或20%氯?马乳油 2 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 5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