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芹菜菌核病

芹菜菌核病

简 介

英文名Celery stem rot 芹菜菌核病是芹菜保护地栽培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病株率10%左右,引起全株腐烂,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为害症状]为害芹菜茎、叶。病害常先在叶部发生,形成暗绿色病斑,潮湿时表面生白色菌丝层,后向下蔓延,引起叶柄及茎发病。病处初为褐色水渍状,后形成软腐或全株溃烂,表面生浓密的白霉,最后形成鼠粪状菌核。

[病原]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初为淡黄褐色,盘状,后变为褐色。子囊无色,椭圆形或棍棒形,大小(91~125)μm×(6~9)μm。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排成一行,大小(9~14)μm×(3~6)μm。

[侵染]病原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第2年当条件适合时病原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等传播。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老叶或花瓣,田间再侵染多通过菌丝进行。菌丝可以通过病健组织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和蔓延。

[发生规律]该病在低温潮湿条件下易发生,温度为15℃,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防治](1)种子消毒。种子消毒可用10%盐水洗种,再用清水反复洗种子几次,晾干后再播种。(2)农业防治。从无病地或无病株上采种。轮作倒茬,可与葱蒜类实行轮作。清洁田园。夏季高温休闲期间,深翻土壤40cm,起高垄30cm。灌水,铺盖地膜,密闭棚室10~15天。用无病土培育壮苗。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采用地膜覆盖或应用无滴棚膜。保护地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清除病株。深翻土地,把子囊盘埋入10cm以下土中。棚室内湿度达到85%以上时,棚温可控制在22~25℃;如湿度不大,棚温可控制在芹菜生长最适宜的15~20℃温度范围内;棚内夜温不要超过15℃。棚室内杜绝大水漫灌,更不要造成畦内积水。棚内湿度大时要适当延长通气时间,加大通风量。(3)化学防治。药剂防治突出一个“早”字,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隔7~8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药剂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棚室内每亩用10%烟剂腐霉利或45%百菌清烟剂250g,熏一夜。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