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烟粉虱

烟粉虱

简 介

英文名Cotton white fly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转基因抗虫棉田中后期经常发生的虫害,为害逐年加重,平均减产10%~20%,部分地区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为害棉花、烟草、番薯、木薯,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锦葵科等74科500余种。

[为害症状]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叶片汁液,虫口密度大时,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大量消耗植株养分,导致植株衰弱,严重时甚至可使植株死亡。成虫或若虫还大量分泌蜜露,招致灰尘污染棉叶,还可诱发煤污病。蜜露多时可使叶污染变黑,影响光合作用。此外,烟粉虱还可传播30多种病毒,引起70多种植物病害。

[发生规律](1)世代。年生11~15代,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2)越冬。在我国南方可常年为害,不需要越冬。在江苏不能露地越冬,但可在双膜覆盖的大棚或日光温室内越冬,并能保持较高的种群密度,是次年棉田烟粉虱的主要来源。(3)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年份发生早,发生严重,持续为害时间长。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增加灌溉次数也可减轻棉株受害程度。

[形态](1)成虫。体长约1mm,全体及翅有细微的白色蜡质粉状物。复眼肾脏形,单眼2个,靠近复眼。触角发达,7节。喙从头部下方后面伸出。跗节2节,约等长,端部具2爪。翅2对,休息时呈屋脊形,翅脉简单。(2)卵。长约0.2mm左右,弯月形,以短柄黏附并竖立在棉叶背面,初产时黄白色,近孵化时变黑色。(3)若虫。共5龄,淡黄至灰黄色。1龄若虫末端有2对明显的刚毛,以前方的一对较长,仅1龄有能运动的足,2龄以后若虫固定在叶片背面取食不动,扁卵形,似介壳虫,分节模糊,有一狭窄蜡质边缘。5龄停止取食,扁卵形,长约0.8mm,背面稍隆起,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 

[习性]春季主要在杂草、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等寄主上取食,5月上旬部分迁入棉田繁殖为害。条件适合的年份可持续为害到10月中旬,几乎每月出现一次种群高峰,每代15~40天。气温低于12℃停止发育,14.5℃开始产卵,气温2l~33℃,随气温升高,产卵量增加,高于40℃成虫死亡。成虫产卵于棉株上、中部的叶片背面,每雌产卵120粒左右。成虫喜在温暖无风的天气活动,有趋黄的习性。

[防治]烟粉虱寄主种类繁多,繁殖速度快,因此防治上应统一协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证,生物防治为辅,在防治策略上遵循治早、治少的原则,协调运用一切有效措施。(1)农业防治。控制越冬虫源地。冬季在温室内种植芹菜、韭菜等烟粉虱的非嗜好寄主作物,或种植一些较耐低温的作物并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可有效控制烟粉虱数量。在作物允许的耐受范围内短时间大幅度降低温室内温度,也可以使烟粉虱种群密度迅速下降。合理进行作物布局,避免棉花与瓜菜等烟粉虱嗜好寄主作物大面积插花种植,也不要在棉田内套种或在田边种植十字花科、葫芦科蔬菜。适当增加灌溉次数。(2)物理防治。利用该虫趋黄色的习性,在棉行内每15平方米插1个20cm×30cm的黄色板,抹上黄油,诱杀成虫。(3)生物防治。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株有粉虱0.5~1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并配合使用扑虱灵可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4)药剂防治。在烟粉虱零星发生时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1 500倍,或40%绿菜宝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5%锄尽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随着时间推移可轮换使用10%吡虫啉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5%阿克泰颗粒剂2 500~3 000倍液,或20%康福多乳油1 000~1 500倍液,当若虫虫口密度大时,可用2.5%天王星乳油1 000倍,或40%绿洲一号乳油1 000倍喷雾防治,同时可兼杀成虫。7天左右1次,连续2~3次。重点针对棉株中下部且兼顾上部,要水量充足、仔细周到,以清晨6时前施药为好。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