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黄瓜细菌性枯萎病

黄瓜细菌性枯萎病

简 介

英文名Cucumber bacterial wilt异名黄瓜青枯病、黄瓜细菌性萎蔫病 黄瓜细菌性枯萎病是保护地嫁接黄瓜的一种新病害。发病轻的大棚植株死亡率为30%,严重的全棚枯死。

[为害症状]在嫁接黄瓜上发病快,自根栽培的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开花结瓜期发病严重。初发病株基部茎蔓收缩变细,下部叶片光泽暗淡、萎蔫,中午明显。病情逐渐发展,收缩茎蔓向上扩展,叶片向上渐次萎蔫,似缺水状,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根茎外表症状不明显,横剖观察根部及茎基部(嫁接口附近),维管束变褐色,横切面挤压后流出乳白色黏质物,手指蘸液后慢慢移开,黏液被拉出半寸长丝。严重时靠地面茎部腐烂,且周围可见白色菌脓,有恶臭味,病部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未见腐烂。

[病原]病原为嗜维管束欧文氏菌(黄瓜萎蔫欧文氏菌) Erwinia amylovora var. tracheiphila (Smith)Dy,属细菌。(1)形态。杆状菌,单生或双生,大小(1.2~2.5)μm×(0.5~0.7)μm。(2)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或兼性嫌气性。最适生长温度25~30℃,最高34~35℃。(3)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黄瓜、甜瓜、西葫芦、南瓜等,很少为害西瓜,还小麦等禾谷类。

[侵染]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原从根部伤口侵入,有时也可从茎基部侵入,引起黄瓜发病;种子带菌,引起黄瓜发病。黄瓜条叶甲与黄瓜十二星叶甲携带病原,取食的同时,将病原传到黄瓜上。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低温高湿的环境,病害易发生。持续阴天,雨雪天气较多,造成棚内温度极低,加之光照少,通风换气不良,棚内湿度过大,相对湿度在85%以上,这种条件下,大棚发病率多在30%~45%。(2)栽培因素。邻作是小麦或上茬是甜瓜、南瓜、西葫芦等,则此病重。自然条件下,自根栽培的黄瓜没见发生此病,而嫁接栽培的黄瓜均有发生。

[防治](1)种子消毒。在70℃的恒温干热条件下,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催芽播种。(2)农业防治。实施轮作,与非瓜类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生长期和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雨天及时排水,浇水要少浇勤浇,防止大水漫灌。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在开花结果盛期增施钾肥,可以在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等,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3)化学防治。每公顷用50%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30~60kg,与细土混合后,均匀施入土壤,大田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施14%络氨铜水剂 300~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或用60%琥?乙膦铝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4 000倍液灌根,每株用150~200ml,隔10天灌根1次,连续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