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毛豆菌核病

毛豆菌核病

简 介

英文名Young soya bean sclertiniose异名毛豆白腐病 毛豆菌核病在各地均有发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为害较重。重茬地发病率3%~30%,个别田块发病率达50%。

[为害症状]为害地上部,在大豆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花期发生为主,主要侵染毛豆茎部,为害重。(1)苗期。茎基部水渍状,褐变,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枯死。(2)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发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绿色,有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3)茎杆。主茎中下部分杈处出现水浸状病斑,后褪为线褐色至近白色,形状不规则,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后期形成菌核,病茎髓部变空。(4)豆荚。病斑水浸状,不规则形,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

[病原]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1)形态。菌核长圆形至不规则形,初为白色后变黑色。菌核萌发后长出1至多个具长柄的肉质子囊盘,子囊盘褐色,初呈杯状,展开后呈盘状,直径2~6mm。盘状子囊盘上着生一层子囊和侧丝。子囊子囊棍棒状或圆柱形,顶部钝圆,无囊盖,无色,大小(91~162)μm×(6~11)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侧丝无色,丝状,夹生在子囊间。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具2核,大小(10.2~15.3)μm×(4.6~7.0)μm。菌丝菌丝白色,丝状,有分枝和隔膜。(2)特性。菌丝在5~30℃均可生长,适温20~25℃。产生菌核的温度范围是5~30℃,最适温度15~24℃,可耐-4℃低温,并能存活多年。菌核萌发温限5~25℃,适温20℃。菌核萌发不需光照,但形成子囊盘柄需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的温度范围是5~20℃,最适18~20℃。

[侵染](1)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以菌核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内越冬,为初侵染源。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环境适宜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为初次侵染源。菌核在田间土壤深度3cm以内能正常萌发,深于3cm则不能萌发,在1~3cm深度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菌核萌发的数量递减。(2)传播特点。病害扩大再侵染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病株接触而相互感染;另一种方式是病叶或其他染病部份落于毛豆茎的分枝处而引起发病。亦有人认为扩大再侵染是通过菌丝粉来进行的。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该病发生流行的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85%以上。当旬降雨量低于40mm,相对湿度小于80%,病害流行明显减缓;旬降雨量低于20mm,相对湿度小于80%,子囊盘干萎,菌丝停止增殖,病斑干枯,流行终止。(2)栽培因素。菌源数量大的连作地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土壤中的菌核,在防治上应以预防初次侵染为主,减少豆田中菌核数量是防治病害的关键。(1)农业防治。实行宽行双条播等措施,推迟田间郁闭时期,可减轻发病;精选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合理轮作,避免毛豆重茬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间作,应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稻产区发生该病可用水旱轮作,以减轻病害;加强田间管理,勤中耕,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发病田块收割后要及时深翻,将土表的菌核埋入20cm以下的土层内。(2)化学防治: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800~1200倍液,或50%复方菌核净1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 1 000倍液喷雾、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腐霉利1 500~2 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700倍液,或40%治萎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 600倍液,于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雾防治。隔7~10天再补喷1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