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桃霉斑穿孔病

桃霉斑穿孔病

简 介

英文名Peach Clasterosporium shot hole异名桃褐色穿孔病 桃霉斑穿孔病在各地均有发生,是世界性病害。

[为害症状](1)枝干。新梢发病时,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较老的枝条上形成瘤状物。瘤为球状,约占枝条四周面积1/4~3/4。(2)叶片。病斑初淡黄绿色后变为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毫米。幼叶被害大多焦枯,不形成穿孔。温度高时,在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病斑脱落后在叶上形成穿孔。(3)花器。花梗染病,未开花即干枯脱落。(4)果实。病斑小而圆,初为紫色,渐变褐色,边缘红色,中央稍凹陷。

[病原]病原为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Lev.) Ader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桃棒盘孢Coryneum beyerinckii Oud.。(1)形态。子座小,黑色。分生孢子梗丛生,有分隔。分生孢子棍棒形或纺锤形,3~6个分隔,稍弯曲,无色或淡褐色,大小(30~56)μm×(6~7)μm。(2)特性。病菌发育温度7~37℃,适温为5~28℃。(3)寄主。桃、油桃、杏、巴丹杏、樱桃、梅、李、桂樱等。

[侵染]病原以茵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枝梢或芽内越冬。桃树枝条或芽外覆有胶质层,利于病原抵抗低温,春天借风雨传播,先从幼叶侵入进行初侵染,产生新的孢子后,再侵入枝梢或果实。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粘核桃品种较易感病,嫩叶最易发病。(2)气候因素。低温多雨利其发病。(3)土壤。土内过度缺肥也会促使植株感病。

[防治](1)农业防治: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对地下水位高或土壤粘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排水。合理整形修剪,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2)药剂防治:清园时可加进波美3~5度石硫合剂混合使用。桃芽鳞片膨大,但尚未露出绿色幼嫩组织时喷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干悬粉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JG400~5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