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桃褐斑穿孔病

桃褐斑穿孔病

简 介

英文名Peachbrown spot shot hole 桃褐斑穿孔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引起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

[为害症状](1)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部褐色,边缘紫色,略带环纹,直径1~4mm。若空气潮湿,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有明显坏死组织残留。穿孔多时叶片脱落。(2)枝梢 。在枝梢上形成形成褐色、凹陷、边缘红褐色病斑,潮湿时有灰色霉状物。(3)果实。病果上出现褐色、凹陷、边缘红褐色的病斑,潮湿时有灰色霉状物。

[病原]病原为核果尾孢霉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异名C.cerasella Sacc,C.padi Bubak et Sereb.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樱桃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erasellaAderh.属子囊菌亚门真菌。(1)形态。分生孢子梗10~16根成束生长,橄榄色,不分支,直立或弯曲,0~1分隔,大小(12~32)μm ×(3~4.5)μm。分生孢子梗着生于子座上。分生孢子细长,鞭状、倒棍棒状或圆柱形,棕褐色,直立或微弯,3~12分隔,大小(24~120)μm ×(3~4.5)μm。(2)特性。病菌发育温限7~37℃,适温25~28℃。(3)寄主。桃树、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侵染]病原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春天气温回升,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梢和果实。以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生规律]低温多雨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日光温室内低温多湿利于发病。

[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桃园管理。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2)药剂防治:落花后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