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栗种仁斑点病

栗种仁斑点病

英文名Chestnut seed mold rot异名栗黑斑病 栗种仁斑点病主要为害果实,收获期与好果无明显的差异,贮运期发病,果实变质、霉烂;该病为害栗树的枝干,引起干腐病。

[为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为害枝干。有3种症状。(1)黑斑型。外种皮及内种皮多数正常,少数果尖端变褐,种仁表面产生不规则形的坏死斑点,灰黑色至黑色。病部深入种仁内部,切面灰色至灰黑色等。部分病粒切面有灰白至灰黑色的条纹状空隙。(2)褐斑型。种仁表面产生褐色坏死斑,深入种仁内部,为白色、淡褐色、黄褐色,部分病斑切面有灰白色至灰黑色的条纹状空隙。(3)腐烂型。种仁呈褐色或黑色干腐或软腐。

[病原]病原为多种真菌混合侵染。主要有: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 App.et Wr.;三隔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Corda) Sacc.;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 (LK.) Thomo,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炭疽菌和链格孢菌主要引起黑斑型症状;镰刀菌和青霉菌主要引起褐斑型症状,而腐烂型则是他们的后期症状。

[侵染]病原在落地栗苞及树上病枯枝中越冬。从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已侵入栗实,至采收、贮运期才发病,有潜伏侵染现象。

[发生规律](1)发病时期。板栗近成熟时出现症状,成熟至采收期病粒稍多,沙藏及贮运中病情迅速增加,经过15~25天到加工时期达到发病高峰。(2)环境因素。沙藏温度在25℃左右,利于发病。栗仁表面失水加速病斑扩展。栗瘿蜂为害严重,发病重。老树、弱树发病重。早熟早采发病重,晚熟晚采发病轻。采收、贮运过程中机械损伤多,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栗树管理,增强树势,避免栗瘿蜂等为害。及时刮除树上的干腐病斑,剪除病枯枝;采收时注意减少栗果的机械损伤;发病严重的果园,栗果采收后用7.5%盐水漂洗,除去漂浮的病果粒。(2)药剂防治:从6月中旬开始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药15~20天喷1次,连续3次。(3)贮藏。降低贮运期温度、保持栗仁正常含水量,减少机械伤口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